我是华人之南美风云 - 一百二十二、 无妄之灾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第二天天气不好也不坏,天空中聚起了云朵,有越来越多的趋向,难道说今天会下雨?

    王华和张峰带上两名士兵,准备前往交易中心。

    其他人没在客栈,都回去港口那边,因为那里有些物资,还是安全第一。

    路上,说起了宋七伯,张峰兴趣上来了。

    “那个宋七伯真是兰芳第五任总长?”

    “没错。历史上是这样记载的,应该就是他。”王华肯定地说。

    “那你说说,他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,也方便我们以后交往。”

    “历史上没有多做介绍,只显示他是第五任总长,任期是18111823年,是广东嘉应人,是当年开国元老十八罗汉之一,他排行第七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吧。今天教科书哑火了。”张峰意外的说。

    “这没办法!兰芳是海外历史,这个人物又不是兰芳的开国领袖罗芳伯,就记录甚少了。”王华无奈的摊开双手。

    “那个罗芳伯是什么情况?”

    “罗芳伯1795年的时候就病逝了。”

    “哦,那多谈就没意义了。”张峰很现实地说。“你刚刚说宋七伯是1811年就接任总长,离现在也就三年多时间了,我们需要多花点功夫,在他没上任之前打点好关系。”

    “可以啊,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,你擅长这个。”王华开玩笑说。

    “说正经的。你觉得宋七伯这个人怎么样?”张峰郑重地说。

    “看起来是慈眉善目,和颜悦色,但是胸有城府,大智若愚的样子。”王华组织着词语。

    “哦,二个褒义,一个贬义,一个中性,那就是说还算是个不错的人。”

    “还行,我觉得还可以接触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好,我准备回去好好和他接触一下,一是为了能够在这里建立一个站点,二是为了将来的发展,三是我看能不能从这里弄些人来。”张峰说。

    这还真是个事。王华有所领悟。

    现在整个兰芳的领土已经达到了历史高峰,人口至少有百万人,而华人人口最多,也快接近一百万。这百万人口基本上都是广东和福建人,这两个省份的人构成了历史上下南洋的主力军,兰芳也不例外。而且兰芳更明显,广东人明显占据主力,而且都是嘉应人,历任总长都是此地人。

    说起“下南洋”,这个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巨大的三大迁徙活动之一,另外两项分别是“闯关东”和“走西口”。

    “下南洋”是指中国人去南洋区域活动,包括官方、经商、打工、迁徙,很早之前就有,不过是有限的人员,从唐代的时候移民开始增多。

    而大规模时期是出现在明末、清朝、民国时期,中国人一共移民到南洋有几百多万人口,其后人达到了数千万。现在东盟的国家,华裔比例都很高,其中泰国华人最多,达到2000多万,占比最高的是新加坡这个香蕉国家,占比达到75,总数是370万。

    而印尼的华人也达到了1000多万,最后主要分布在城市,如雅加达、泗水、棉兰、北干巴鲁、三宝珑、坤甸(庞提纳克)、锡江(马卡萨)、巨港、万隆及邦加槟港等地。现在因为兰芳共和国这个华人国家的建立,很多华人都首选这里定居,直到后来亡国后,才被迫迁移到其他城市。

    所以,要是王华他们真能够弄些下南洋的华人去南国的话,真是一件大好事,充实了他们南国的实力不说,将来也挽救了无数被迫害和杀害的华人,这是一件多大的功德。后世的王华知道有无数针对华人的惨案,只因为华人过于勤劳,财富却被人惦记,导致被无辜伤害,其中印尼是次数最多和伤害最大的,而被伤害的就是他们眼前这些兰芳的后人。

    而且,他们要的人也不多,有个一半就有几十万华人,把目前他们南国上下都能填得满满当当的。华人又是天生勤劳能干,过个十来年,就会成为南美第一的国家。

    王华越想越美,不过,不知道这里的华人都是怎么想的,因为南美距离过远,又资源贫乏,实在没有吸引力,必须知道他们最迫切的需要,才能对症下药。

    “这是好事!”王华想了想说。“我们绝对值得一试。”

    “你也这样认为!”张峰兴奋地说。

    “嗯。都是下南洋过日子的苦命人!不过,我们真得想点好点的理由。”

    “拯救他们避免被无辜杀害,这不是最好的理由吗!”张峰自信地说。

    “那是没有发生的事情,别人会信吗?”王华摇头。既然想了解他们的心思,那么先去孔子书院看看,说不定能看出点什么苗头来。

    张峰正使劲想办法,王华提出建议。他建议他们先去孔子书院看看,了解一下兰芳人心中的信仰和精神世界,方便怎么接触兰芳人。交易中心的事情也不着急,可以放在下一步,正好一边接触一边游说。

    张峰没意见,和王狗子会同后,一行五人就前往孔子书院。

    孔子书院在坤甸的东南方,在河流上流,孔子山上,距离城市有点距离,不到5公里,开车的话很快就能够到达,不过,现在是1807年,只能乘坐马车,花了一个小时,才终于抵达。

    孔子书院很大,有专门就读的课堂,也有游览的地方,他们先去看游览的地方,课堂是有时间开放限制的,游人不是随时可以进的。

    孔子书院清净偏远,几个人走在园中,仿佛走入了另外的一个世界,真是难得的一个陶冶身心的地方。

    王华和张峰正其乐融融的观看风景,细听王狗子的情况介绍。感觉中,好像前面有人过来了,是一伙人。王华没留意,正细细观看这个书院的建筑风格。

    “小心!”突然听到张峰的叫声。

    感觉脑后生风,下意识,王华朝一边身体一倒,脚却往后扫去,就重重的和来人来了一个亲密接触。王华忙站了起来,看到张峰已经和四个人混战在一起,带来的两名士兵一人被匕首偷袭受伤了,另外一人却是处于两人的围攻中。当即不多想,王华就朝面前的三个冲了过去,那怕他们都举着锋利的匕首。

    王华拼着受了点小伤,把三人击倒在地,发现事情都已经解决了,除了他们五人外,没有一个人还站着。

    袭击的人有十人,不是昏迷就是血流满身。张峰不像王华那么仁慈,一看情况不对,马上第一时间就夺过一人的匕首,把其他三人的要害都割了一下,还出手帮助两名士兵挡住了攻击。

    他们这边,张峰发现得早,没有受伤,王华和一名士兵轻伤,另外一名士兵被刺中腹部,有些严重。倒是那个躲在一边瑟瑟发抖的王狗子,是一点伤害都没有。

    “这是怎么回事?”王华跑过来着急问。

    “我也不知道,我发现他们有企图的时候,他们就杀上来了。”张峰喘着气说。“不是这个人把我们出卖了吧!”张峰示意下没有受伤的王狗子。

    王华回头看了一眼,接着说“应该不像。不过,他既然没受伤,那么对方的目标就是我们!我先问问看,说不定他能够知道点情况。”

    王华招手叫王狗子过来,吓得面无血色的王狗子哆哆嗦嗦的走了过来。早知道这些人是灾星,他也不想来的,却被宋七伯逼迫前来。要是知道会发生这种事情,打死他都不来。

    “说吧,认识这些人吗?”王华问。

    “不认识!”王狗子呼了一口气,看了一眼说。

    “那你说说,我们怎么会受到袭击呢?”王华看到王狗子有些犹豫的表情。

    “我不知道!”

    “你不知道。那他们怎么会那么巧知道我们来书院,又在这里伏击我们呢!”王华加重口气问。“快点老实交代,是不是你出卖了我们。”

    “我没有,我没有。”王狗子吓得又开始发抖。

    “你觉得这句话,能让人相信吗?”王华威胁着说。“你要是再不老实交代,可别怪我不客气。你也不想是他们的那种下场吧!”王华指了指倒在地上呻吟不止的人,特别是被张峰割开大腿和手臂的人,血流满地,杀猪一样。

    “我说,我说。”吓得要崩溃的王狗子赶忙说。“不过,我是猜测。这些人估计是和昨天袭击宋七伯的那伙人是同伴。”

    “哦!”王华有些意外,看不出,这个贩卖消息的真是消息灵通。如果消息属实的话,那他们真是无妄之灾了,平白为宋七伯吸引火力。

    “他们估计是东万律的人。因为传闻江戊伯准备隐退,而我们坤甸和东万律机会最大。”王狗子还真的说出点消息。“江戊伯是我们现在的总长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我知道。”王华点头说。“你的意思是坤甸的宋七伯和东万律的要竞争下一任总长是吧?”

    “对!”

    “那东万律的是谁呢?”

    “这个我还真不清楚,我比较清楚坤甸的情况。”王狗子老实说,看着王华脸上变色,赶忙道。“不过,东万律最有名是十八家中的十二分、罗氏、坑尾和结联四家,其中罗氏是罗芳伯家族的,结联是江戊伯负责的,所以除了这两家外,只有十二分和坑尾最有可能了。你调查一下,应该就可以知道情况了。”

    王华满意看着王狗子。看不出这里还有一个人才,看看能不能带走?

    “那么其他两家都是谁呢?”王华一边问,一边拿出一点碎银,递给了王狗子。“你先拿着。放心,我们不会让你冒险,也不会让你亏本。”

    听到王华的这句话,王狗子这才放心的接了过去,然后回答。“十二分是十二伯,坑尾是老十,这两个人平时和宋七伯都不太对付,所以都有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哦。”王华点点头,然后问。“你们这里为了总长一向这样吗?”

    “这到没有。前四任总长都是罗芳伯在的时候任命的,都是最德高望重的前辈,而且大家都是很团结的,自然不会有什么矛盾。”

    “罗芳伯不是1895年就去世了吗?第四任总长应该和他没有关系了?”王华奇怪地问。

    “第四任总长江戊伯也是第二任总长,他当时是因为要回国内,所以暂时让位给第三任,后来才继续第四任的。”王狗子解释说。

    王华这才明白。真是有点复杂,看情况是罗芳伯在世的时候,一切平稳发展,他去世后才显示出兰芳后继无力,因为明显内部利益不明,有了矛盾。从第五任总长选举就可以看得出来,而且好像一直到第七任总长人选都是当年的十八罗汉,根本没有给其他人机会,这样的领导机制又怎么能选出什么好人才。难怪兰芳开局虽好,但是到中期就明显后继无人,最后只有亡国的结局,在二战的时候又没赶上民族主义的春风,所以最后的结局是寄人篱下,沦为印尼的二等人。

    王华又问了王狗子一些情况,这才作罢,不过他们也没心情继续在书院了,一是因为那个重伤的士兵虽然简单包扎,止住了血,但总得看医生,而且这里躺着这么多受伤的人,总不能让他们自己流血而死,所以吩咐王狗子处理这里的情况后,四个人匆匆赶回。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